Theatrex Asia A Southeast Asian Online Magazine that informs intercultural processes in arts and culture.
  • 專題 | Features
    • 主題 | Focus
    • 人物 | Peoples
    • 作品 | Works
  • Essays in Asia | 亞洲藝聞
    • Reviews | 藝評
    • Curated Texts from Asia | 亞洲藝文
  • Academic | 論述
More Information
  • About Us
  • Subscribe Online Magazine
  • The Journal
  • Fellowship Programme
  • Contact
  • Southeast Asian Arts Community
  • Education
Scroll down
  • Education
  • The Theatrex Blog

我的老师 | 李劲松

November 1, 2014 11:00 AM
Richard Chua
22260 Commentshttps%3A%2F%2Ftheatrex.asia%2Fjacklee%2F%E6%88%91%E7%9A%84%E8%80%81%E5%B8%88+%7C+%E6%9D%8E%E5%8A%B2%E6%9D%BE2014-11-01+03%3A00%3A44Richard+Chuahttp%3A%2F%2Fwww.theatrex.asia%2F%3Fp%3D2226

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2014年11月是个传播马来西亚人故事的月份。Theatrex Asia与大马首个以华语进行的TEDx平台TEDxPetalingStreet一起联合出版了一个精致教育版位,窥探今年点子平台讲者们成功背后的”老师们”。

http://www.tedxpetalingstreet.com


李劲松

从小我就非常喜欢中国武术,记得当时,我家附近有个武馆,经常听见他们敲锣打鼓、习武、舞狮,我总会爬上天台看武馆里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也非常向往有一天自己也站在里头打拳舞剑。

11岁的时候,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新山广肇会馆武术团学习传统洪家拳。在启蒙老师吴多龄的指导下,我走入武术的大同世界,从最基本的站桩、拳法到兵器套路,我所学的不单是动作招式,更重要的是一个武者的精神所包含的尊师重道及坚持信念的意义。老师,让我有很多第一次的尝试,比如说老师告诉我要多喝牛奶,增加钙质,这让一个从不喜欢喝牛奶的我,咬着牙把一杯杯的牛奶喝下,到最后也习以为常。老师对孩子的我来说,形象是非常伟大的,很多时候就因为老师的一句话,或许就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

习武可能很辛苦,同时又要兼顾课业,而毎一次我都要自己搭近一小时的车程到练习地点,但再辛苦就因为老师一份勉力、一份关心,那对小小的我来说已深具意义。

有时,我觉得是武术选择了我的命运。在我14岁那年,我遇见了另一位老师,她是来自中国四川的杜华老师。当时马来西亚开始发展现代武术比赛套路,为融合比赛的需求,我从传统武术开始转而学习长拳,刀术,枪术等比赛套路,而杜华老师受邀到柔佛新山执教,我也参加了她的训练班。刚开始因为传统与现代武术的差异,且要求许多跳跃动作。这对扁平足的我来说,有着相当大的难度。

我顿时成为班上最差的一位,但也因为习武的关系,我一直相信“勤能补拙”。所以,别人一周2天的训练,我就一周6天都到训练馆自行练习,也因为这样,老师对我令眼相看,常常安排时间过来指点。记忆中老师说过很多做为武术运动员应有的态度,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我一人在练习时,刚巧老师回来,她说只要你愿意常期努力练习,她就有抱握把我训练成冠军。这对当时表现还不怎么起眼的我来说,信心大增,也更加倍努力。一年后我竟然荣获长拳冠军,这让大家另眼相看,也证明了枯燥乏味的运动员训练背后,终获得回报。就像我非常喜欢的一本西方文学著作“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所说的一句话:“当你决心要做到一件事情,宇宙之间将凝聚一股正面的能量,帮助你完成。”

少年时期,我是一个叛逆青年,但也因为老师对我的不离不弃,也常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在步入社会之后,这些道理就变成了像是武侠小说常提到的“无招胜有招”一样,让我在每一次挑战的面前,只有面对且从不放弃。

坚持或许不一定成功,但放弃或从不开始,将注定失败。

感恩吴多龄老师与杜华老师的无私教诲。

亦师亦友,打破传统教育概念之学习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华人文化本为一体

Theme by The WP Club. |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