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by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of Macau S.A.R. Government
戴碧筠
第二十八屆澳門藝術節邀請了來自中國內地的陝西人民藝術劇院,上演了由陳忠實著名長篇小說改編而成的陝西方言話劇《白鹿原》,打開展現陝西關中平原文化的視窗,讓觀眾一窺中國傳統家族經歷新時代變革的過程。
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從村落空間出發探討中國經濟、社會和文化,他提出的「鄉土中國」概念,便是以「土」作為核心——土地是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獨特體系的基礎、土地支配著人們生活的面貌,足見土地對於中國傳統家族來說舉足輕重。話劇《白鹿原》便是從白、鹿兩家交換土地拉開序幕,以白家母子爭論遷祖屋、移祖墳的對話,傳遞傳統村落對於血緣與地緣的重視;藉著白鹿原上眾村民歌隊式的閒談、議論,從旁觀者的角度揭露與批判土地如何牽繫著白、鹿家族的命運。空間,既是個人回憶的載體,也是集體記憶傳承的媒介,每場土地交易、每次房產買賣,都關係著祖宗顏面,亦即關係著老體系的維持、舊家風的承傳。白、鹿兩代人的拉鋸、糾葛,正是土地權力的爭奪戰,主角白嘉軒寧可命令兒子親手拆掉房舍,也不願看到鹿子霖派人把家園毀掉,導演運用昏沈的燈光與碩大的佈景,映襯時代變遷下,原本掌握權力的人物,漸漸變得壓抑與無力。
歷史感,是《白鹿原》另一特色,原著小說曾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1997年)。陝西人民藝術劇院的《白鹿原》,以陝西方言演繹,舞台布景也細緻呈現陝西關中平原的宗廟建築特色,從聽覺上、視覺上為觀眾建構出較為具體的白鹿原印象,在宏大的歷史背景底下,緩緩講述典型鄉土社會從傳統——遵循老規矩,承傳著舊觀念、邏輯與系統——走向現代的過程,揭示中國當時的種種矛盾,以及由此而起的失序、崩坍與斷裂。故事從清朝到民國、農民革命、國共分合、抗日戰爭一路述說到文化大革命,對於未經歷過這些時期的觀眾來說,漫長的歷程與政治狀態,都是陌生的,但通過戲劇,我們可以感受、可以同理。《白鹿原》的主要角色演員們,在導演冷靜克制的呈現手法下,恰到好處的塑造出一個個鮮明獨特的人物,穩重流暢的語言基調下,與明快誇張的眾村民形式的對比,前者述情,後者敍事。劇場成了穿梭歷史與現實的媒介。劇中人說,「時間與場合不對,真話即是假話,是瘋話」,面臨生活、情感與文化的衝擊,無論是為面子、為理想、為生存而作的選擇,壓抑也好、爆發也好,裡面包含的,都是人性共通的東西,能夠感知的東西,如同沒人會反對劇中「真話說不得」的「政治正確」。山牆無聲移動、蹲著的群眾靠攏凝視、高掛的仁義牌匾掉下、鹿兆海失落於與白靈的約定、鹿三怒視黑娃、蒼天降下久旱後的一場雨、無力奔月的小娥偷泣窗後、祠堂變成批鬥現場、六角磚塔封印亡靈、朱先生的文人椅子倒下、白嘉軒坐地失神,一幕幕愛恨情仇與怨懟,在導演或寫實、或意象的佈排下,都局部從牽扯不清的關係瓜葛中被定格、放大,同時呼喚著觀眾心中某個私密的個人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