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維特(「第十六屆澳門城市藝穗節」駐節藝評人,澳門)
遺忘終於比死亡更加強壯
人類曾經用數十萬年對抗遺忘
繩結,壁鑿,終於發明文字
而現在失落的文字與遺忘一起
圍困我們。
-熒惑〈遺忘禮讚〉
(劇場裡)觀看死亡的,應該都是活著的人。死亡在藝術主題中不算罕見,只是藝術家如何讓自己和觀眾從中得到生活的力量,則是各顯神通。「第十六屆澳門城市藝穗節」的表演中兩部有關死亡和葬禮的作品──日本劇團「Theatre Moments」的《生之葬禮》和「梳打埠實驗工場藝術協會」的《愛與死的證言》,都嘗試在死亡當中尋找和揭露生命的真相。它們也如不少其他藝穗節作品般,在非正規表演場地進行,但兩者在表演和空間運用的策略上卻有顯著差異。
《生之葬禮》劇本在十年前完成,至今已獲多次搬演。故事從主角B仔參與朋友父親葬禮開始,由他回溯和父親的關係,乃至最後他參與父親的喪禮,首尾呼應。本次「Theatre Moments」版本的表演場地是大三巴遺址廣場,即大三巴牌坊後側。表演位置後方是藏有日本和越南殉教者骸骨的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及墓室。 這「舞台」背景與表演的葬禮本應是相得益彰。觀眾從牌坊正門緩緩步至觀眾席,乃至表演起首時在這片平日旅客熙來攘往的土地上的葬禮儀式,氣氛確實肅殺莊嚴。
可惜此後表演的形式和場地的聯繫便似乎無以為繼。筆者在觀看表演時未能再聯想或感受到它與墓室的重大關聯,一方面是由於筆者本身對此地歷史的認知並不深刻,其次也是由於表演中並未刻意引領觀眾思考場地的歷史意義。觀眾的位置始終安然,和表演者維持了相當穩定的觀演關係。劇中的棺木以行李箱代表,主角後來從行李箱中拿出不同物品作為抽象的象徵和線索,呈現他和父親的故事,因此《生之葬禮》的對白,頗大部份是由主角自己以說故事的形式向觀眾訴說。說書人一直引導觀眾在不同的敍事結構中往返,劇中人也隨B仔思緒迅速地在不同時間和空間遊走。這些設定都讓觀眾與主角疏離,且難以長時間浸沈於葬禮的氣氛之中。
大三巴遺址廣場這晚天氣稍為寒冷,露天收音效果也難稱上佳。作品既然以此地作劇場,也許得從中突顯作品和空間的密切關係,乃至空間的歷史意義,才能令選擇更有說服力。早在表演開始前,編劇便解釋《生之葬禮》取材自他和父親的故事,是由日本劇團表演的澳門本土作品。筆者相信這部作品希望傳遞的信息盡皆真誠而重要,也不能說沒被觸動。「Theatre Moments」的表演也展現了出色的舞台調度和道具運用,例如在風雨飄搖的葬禮中角色爭奪雨傘,乃至最後和好,暗喻了人與人之間的磨擦,在面對死亡時只是滄海一粟,豐富了作品的內涵;而不同演員分飾不同場景的B仔及其不同心理狀態,則在美學上令畫面和氣氛更臻豐碩。可惜當中冗長的說教,仍難免把劇中最後的空白填滿,削弱了思索和細味的空間。
同是以「死」為題,《愛與死的證言》的場地運用更勝一籌。「梳打埠實驗工場藝術協會」的成員,連同希臘舞者尼娜.蒂帕拉(Nina Dipla)組成八人舞蹈團隊,在九澳聖母村上演一場向亡者致意的祭獻。九澳聖母村在二十世紀初曾建有一所痲瘋病院收容痲瘋病人,而七苦聖母小堂與病院相鄰,專為痲瘋病人而設。 八位舞者在聖堂前的空地與花園,以動人心弦的舞姿展開這趟上山下海的旅程。
九澳聖母村風光旖旎,歷史底蘊深厚,因此以舞蹈蓋過環境本身肯定是徒勞無功的,也並非這場環境舞蹈的意圖。舞者在訪問中提及他們在創作過程中,乃從環境中取得靈感,再以身體表現。 從呈現的效果看來,舞蹈與空間維持了灼然可見的和諧關係,舞者的劇場調度甚至放大了後者的景緻和文化意義。他們刻意在聖堂乃至花園之間穿梭、觸碰草木、朝拜聖像,後來從小屋方向走去,以身體語言牽引觀眾的腳步和目光,突顯了演出的現場感。 舞者分成兩組,在花園中狐疑地探索。他們紛爭、惶惑、憤怒、張狂,甚至作勢丟石頭;他們並互指向對方,而被指的人或昏厥,或顫抖;他們在小屋門前如植物般往上求生。這些都不禁令人聯想到數十年前痲瘋病人在此地經歷生命的重大危機,惶惶不可終日的無助情境。他們從開始互相指罵,轉而冀求聖母的力量,並將之轉化成人與人之間的愛。
《愛與死的證言》展現了對表演空間歷史文化的了解和吸收,而它從文化或宗教的意義流利地過渡到大自然的省思,更是令人擊節稱賞。當舞者郭瑞萍飾演的角色終敵不過自然的力量而殞落,表演從較純粹的舞蹈變成葬禮,令觀眾彷彿變成送殯隊伍的一部份,投入感更強。舞者抬起郭從山上慢慢走到海邊。他們的腳鐐發出哀傷的節奏,到後來的風鈴聲,彷彿代替了生者和死者最後的羈絆。後排觀眾在狹窄的山路上,其實無法看清表演者的一舉一動。但正是因為地理環境的限制,還有葬儀隊的停頓,讓我們自然地把目光轉移至沿路海邊的景色。及至他們到達海邊,舞者分列海岸各處,和海色融為一體,既是哀悼死者,也是歌頌比死者更古老的自然,彷彿從中尋求力量,克服葬禮的悲傷。然而一路走來,煉油廠和機場的工業化景觀,與這裡無垠大海又形成鮮明對比。相比澳門的常規表演場地的所在位置,甚至藝穗節的街頭和社區表演地點,九澳都稱得上孤立於世,但觀眾卻仍看得見都市發展在這裡留下的血痕。如果死亡能以自然療癒,那麼當這片淨土也敵不過城市的侵蝕,那麼以後這顆沈重而茫然得像大海的心,又該往何處安放?
兩部關於死亡的作品,以不同的質感和技巧,幽幽道出死者為俗世所帶來的憂愁。我們的社會速食而善於遺忘,但劇場卻不然。不同於緬懷往昔,直面死亡總是略帶傷感。「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無論《生之葬禮》抑或《愛與死的證言》,都是生存與死亡的畫像。更重要的還是生者何以克服死亡,甚至從中提煉生命的力量和養份──我們以劇場之名與城市緊緊相連,在死者曾身處的空間中嘗試捉住吉光片羽,並在不同表演形式中紀念並聆聽他們的呼喊,這也許是這兩部作品的意義。
演出節目:《生之葬禮》|Theatre Moments(日本)
觀演場次:2017/1/17 20:00
演出地點:澳門大三巴遺址廣場
演出節目:《愛與死的證言》|梳打埠實驗工場藝術協會(澳門)
觀演場次:2017/1/21 15:00
演出地點:澳門路環九澳聖母村
劇照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提供
Notes
1. 關於日本劇團在大三巴遺址呈現葬禮的意義,可詳見何志峰〈莊嚴和圓滿的葬禮──2017藝穗節《生之葬禮》〉。http://aamacau.com/2017/01/24/%E8%8E%8A%E5%9A%B4%E5%92%8C%E5%9C%93%E6%BB%BF%E7%9A%84%E8%91%AC%E7%A6%AE%E2%94%80%E2%94%802017%E8%97%9D%E7%A9%97%E7%AF%80%E3%80%8A%E7%94%9F%E4%B9%8B%E8%91%AC%E7%A6%AE%E3%80%8B/.
2. 關於九澳村和七苦聖母小堂的歷史,可參閱〈路環九澳七苦聖母小堂〉,收錄於《現代澳門日報》,以及黑黑的評論〈已逝的時代悲憫 以身體作見證〉,收於《論盡媒體》http://aamacau.com/2017/01/31/%E5%B7%B2%E9%80%9D%E7%9A%84%E6%99%82%E4%BB%A3%E6%82%B2%E6%86%AB%E3%80%80%E4%BB%A5%E8%BA%AB%E9%AB%94%E4%BD%9C%E8%A6%8B%E8%AD%89/。
3. 見澳門廣播電視《澳門人.澳門事》第1414集:《愛與死的證言》。http://www.tdm.com.mo/c_video/play_video.php?id=30189
4. 演出設有「導賞員」的角色,但推動主要劇場行動的仍是舞蹈本身。